作为国内成立最早、面向公共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航天云网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经过数年试水,在常州探索出“五星上云”的常州模式。
扛起国家队大旗,搭建“一横多纵”平台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不断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常州工业互联网起步较早,先后引入了航天云网、数码大方、蜂巢互联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本土瞪羚企业,如天正工业、苏文电能等。截至目前,常州上“网”企业居全省前列。2017年,天宁区引入航天云网。“一横多纵、五星上云”的“常州模式”横空出世,常州成为践行区域工业互联网的先行者。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中标候选人名单发布,天宁共有5家单位中标4个项目,其中“长三角”基础制造业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正式落户常州,拉开了天宁工业互联网发展新的篇章。
在新变局中把握大势,在新挑战中抢占先机。站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分中心落地的时代风口,常州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和“千企上云”工程,依托亚玛顿、华利达等行业龙头,联合迈迪信息、中天互联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攻关,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
个性化定制,“五星上云”实现柔性生产
记者在航天云网的上云示范企业——华立液压的生产车间看到,压力管道及容器、换热器等拳头设备被安上智能监控设备。这些智能监控设备化身“车间主任”,24小时睁大“眼睛”,采集设备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故障诊断。不仅如此,每一台交付的设备也都能得到数据监控,为客户提供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大幅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企业的改造项目常常引来数家平台竞争,航天云网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中医诊断”服务。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则让很多平台感到为难:不同的底层基础设施、不同的智能化需求、不同的人才结构,往往投入资金有限,且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中小企业的转型难题,航天云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既提供标准化产品,也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按需开药。
“五星上云”是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从一星到五星的不同上云路径。一星是能力上云,面向无法购买服务器、交换机等固定资产的企业,提供云服务器、云存储服务。二星是工具上云,企业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寻找CAD等计算机辅助工具。三星是管理上云,提供ERP、MES等业务系统,企业可以选择迁移现有系统到云端,或直接利用航天云网的云端系统。四星是设备上云,将企业的机床、机器人、机械手等连接到平台。五星是智慧企业,在设备联网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应用。其中,一星二星为多数中小企业提供了价格低廉的普惠性服务,三星至五星则加入了更多的个性化内容。常州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中小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比如明杰模具公司通过“上云”,实现了设备健康管理和预测性维护,捷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江苏公司为其打造的客创智造COS(C指个性定制化,O指开放式创新,S指智能制造)平台,丰富了产品种类,实现柔性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疫情之后,赋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在疫情中得到进一步显现。“有工业互联网保驾护航,即便在企业员工尚未完全复工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常州亿灵伟业纤维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亿灵伟业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设备数据远程掌握,员工可远程操作,企业产能基本不受疫情影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刚一打响,航天云网迅速反应,上线了抗疫产品专栏,遴选30余款优势APP,涉及云端生产、云端政务、云端设计、经营管理、远程运维、抗疫服务等方面,上线一周下载量即超过1500次,访问量5000余次。
最新统计,企业自主研发的航天云信APP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13万,为上百家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远程办公环境,数据安全方面优势明显;航天云盘APP帮助通过在线协同编辑进行文档共享,还额外提供项目管理、视频会议、数据分析、邮件服务等服务,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定制化;航天云桌面系统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共享桌面服务,用户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中可访问数据中心同一台电脑,工作文件无需另外导出,随时随地快捷办公;航天智能云ERP系统为企业提供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在疫情特殊时期人员未全部到岗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生产运营。
为保证企业安全复工,航天云网研发的AI体温精准筛查系统也已上线使用,具有人脸识别和精度高、可以接入企业或政府的区域管控平台、实现实时统计及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技术特点,目前正在广泛推广应用中。
万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