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1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17日,“本质安全连续流智能装备产学研用成果发布会”在常州举行,聚焦本质安全、绿色低碳,探索产学研用创新融合新路径。
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压力,也孕育着产业新机遇,亟需产学研用创新融合,增强产业本质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论坛期间,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李放、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大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会长郝长江等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分别围绕本质安全、绿色低碳、产学研用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探讨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推动产学研用成果转化,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
金涌认为,化工的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有赖于两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监督管理的持续升级;二是科学创新的持续赋能。实现“双碳”目标需从产业结构与技术着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效率提高,大幅减少工业能耗。
活动现场,康宁连续流技术培训中心正式揭牌,康宁反应器全球产业总部入驻常州科教城。据悉,此中心是康宁反应器全球产业总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技术实训平台、多功能研发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等;康宁反应器还成立了由20多位重量级人物组成的技术委员会,以及由约50名成员组成的讲师团队。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自平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常州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是国内较为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科教城作为常州“创新之核”,多年来努力打造“国际合作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业孵化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作为全球玻璃与特种陶瓷领域的领导者,康宁公司落户常州科教城,将有力推动常州工业明星城城市建设和常州科教城高质量发展。
据悉,常州市已连续举办3年工博会,本届工博会以“低碳智造新高地工业启航新征程”为主题,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呈现特色活动多、嘉宾层次高、线上线下融合深等特点,将进一步发挥工业和能源互联网赋能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推动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